2023年9月11日—9月17日
是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
今年的主題是
“網絡安全為人民,網絡安全靠人民”
那么關于網絡安全法
你了解多少?
一起來看看吧
↓↓↓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》是為了保障網絡安全,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、社會公共利益,保護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,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,制定的法律,對中國網絡空間法治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2016年11月7日,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,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。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網絡空間安全管理方面問題的基礎性法律,是我國網絡安全空間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,是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的重要保障。 作為網絡安全的“基本法”,其重大意義在于:一是明確了部門、企業、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權利、義務和責任;二是規定了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、主要任務和重大指導思想和理念;三是將成熟的政策規定和措施上升為法律,為政府部門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,體現了依法行政、依法治國要求;四是建立了國家網絡安全的一系列基本制度,這些基本制度具有全局性、基礎性特點,是推動網信工作、防范重大風險的強大基石。 2017年4月27日,經國務院第133次常務會議通過,2021年7月30日,國務院總理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45號公布,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。這是我國首部專門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的行政法規。 2021年6月10日審議通過,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,是我國數據領域的基礎性法律,也是國家安全領域的一部重要法律。數據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,沒有數據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。 數據安全是指通過采取必要措施,確保數據處于有效保護和合法利用的狀態,以及具備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。國家保護個人、組織與數據有關的權益,鼓勵數據依法合理有效利用,保障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,促進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發展。任何個人、組織都有權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方向有關主管部門投訴、舉報。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》2021年6月10日審議通過,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,是我國數據領域的基礎性法律,也是國家安全領域的一部重要法律。數據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,沒有數據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。 數據安全是指通過采取必要措施,確保數據處于有效保護和合法利用的狀態,以及具備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。國家保護個人、組織與數據有關的權益,鼓勵數據依法合理有效利用,保障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,促進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發展。任何個人、組織都有權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方向有關主管部門投訴、舉報。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》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,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。個人信息保護法是為了保護個人信息權益,規范個人信息處理活動,促進個人信息合理利用而制定的法律。 個人信息保護法共8章74條,明確了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應遵循的原則,構建以“告知-同意”為核心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,保障個人在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各項權利,強化個人信息處理者的義務,明確個人信息保護的監管職責,并設置嚴格的法律責任。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普遍表示,這部專門法律充分回應了社會關切,為破解個人信息保護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。
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,關系國家安全、國計民生和公共利益,具有基礎性、支撐性、全局性作用,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是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出臺實施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》是完善我國網絡空間治理,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,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應時應勢之舉,意義重大,影響深遠。
來源:中國政府網、司法部官網、網絡安全宣傳周、文明佛山、網信佛山等